好银耳 就选金燕耳
“银耳不就是糖水或者用来做凉菜的吗?”
“银耳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?”
“在古代,银耳是一直被当作滋补品食用?”
“到底怎么做,银耳才能出胶?”
……
关于银耳,大家有太多的“不甚了解”和好奇
银耳食养文化早已出现了断层
银耳行业真的太需要一个品牌
让好银耳的价值被更多人知道
让好银耳被更多人吃到
让银耳食养文化被更多人认可
于是,有了金燕耳
金燕耳的诞生是偶然,更是必然
从无到有,从不懂到取得多个行业领先
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?
又是什么让创始人陈清华放弃金融投资赚快钱的机会
选择踏踏实实做好银耳实业?
这一切都要从一次偶然讲起
2017年,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陈清华5岁多的儿子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,中医专家建议可以长期食用好品质的银耳食疗。当时的银耳行业正处低迷,市面上基本都是“菜品级”银耳,很难找到中医专家口中说的“胶多、胶质好、润养效果佳”的好银耳。陈清华几经辗转打听,才最终寻到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食疗,孩子的情况的确有了好转。而且听专家说“好银耳对女性好”,太太也有跟着食用了较长时间,身体状态和气色都得到了改善。妻儿受益于此,陈清华第一次真切地了解到好银耳的食养价值,因而和“银耳”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越深入了解和研究,就越能清晰地认识到银耳的价值、以及它背后所承载的传统食养文化的分量。“银耳有这么好的食养价值,但真正的好银耳却明珠蒙尘”,这让他痛心不已。从那时开始,陈清华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要让这样的好银耳被更多人吃到,就像曾经一次采访中提到的,“那段时间,我每天看股票行情的时候都会浮现银耳的事情,夜里也常常梦到银耳,太太听到我说梦话都在讲这个。”
人这一生,能找到一件正确的事情并为之奋斗,是一件幸事。于是他放弃金融投资人身份毅然跨行,选择了在银耳行业深耕,也因此成就了大家现在看到的“金燕耳”,将品牌推向了中国银耳的新高度。
从前,银耳是大自然的馈赠,是珍宝
70年代末以后,银耳高产人工培植技术得以突破
但过度追求产能
导致银耳品质出现了断崖式下降
贴在银耳身上的标签
逐渐变成“价值感低”、“便宜的街边货”、“没啥营养”、
“发黄”、“炖煮麻烦”、“不出胶”、“难吃”……
真的再也吃不到“好银耳”了吗?
6年前,市面上普遍都是较难煮出胶、食养价值较低的普通银耳,大家普遍认为银耳是拿来做菜或糖水的。归根结底是因为吃不到好银耳,不知道真正的好银耳是什么样的。
好品质的银耳培植技术难度大、资金投入大而产量少,受培植成本高、市场接受度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推广,而普遍市场上的银耳只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,真正的好银耳难得一见。
为了让好银耳回归,2017年初陈清华投资数千万元组建团队打造全产业链,
并创建“金燕耳”(KING TREMELLA)品牌。
或许很多人会好奇
做“好银耳”这件事,我们办到了吗?
6年,我们做了什么?
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,答案其实已经揭晓了
“是的,我们做到了。”
金燕耳,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
有时候,“一小步”也是一大步
用心做好一件对的事情就够了!
我们也没想到会有意外之喜
在此,谢谢每一位喜欢金燕耳的人
谢谢你们的认可和一路支持
如今,说到“金燕耳”,当地菇农们都无比自豪。因为这代表着他们种出来的是非常好的银耳。不仅是在古田本地乃至全国,也很难找到比这品质更好的了!
在银耳培植产业端,我们与福建农科院的专家技术团队一同推进“古田康亿达银耳产业研究院”的建设工作,为菇农们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。也多次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古田县,用科学手段帮助菇农解决技术问题,并制定了培植管理标准,进一步提升银耳的品质和产量,带领菇农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。
我们(公司主体“福建古田康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”)推动银耳产业新升级,也因此获评“2022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”。
“实业兴邦”这句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,一个村庄、一个乡镇、甚至是一个行业,都在因为“做好银耳”这一件事情发生着巨大的改变。过去的这6年,除了做“好银耳”带来的荣誉和成就感,更重要的是,我们学会了何为“担当”与”责任“,并一直践行着。
未来,我们将不忘初心
继续在“用心做好银耳”的道路上砥砺前行
传承千年银耳食养文化
让更多人吃到好银耳